今年是建黨100周年,各地革命博物館、檔案館都在積極響應國家領導人對紅色革命文物作出的重要指示,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重要性以及革命文物工作重大意義的認識。
民國文獻思想文化價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
民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短暫但又十分重要的歷史時期,社會變化劇烈,學術思想活躍,民國時期文獻涵蓋了中國自 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新中國成立期間各學科的發(fā)展成果,包括留下了大量包括圖書、期刊、報紙、日記、手稿、海報及聲像資料等文獻,數(shù)量眾多、內容豐富。
國內民國時期文獻數(shù)量超過存世數(shù)千年的古籍總量,且散落于全國各地的公私藏書機構,它們共同構成了民國時期文獻館藏主體。此外,一些高校圖書館和私人藏家手中也有相當規(guī)模的藏量。
民國文獻是反映民國時期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、文化、軍事等方面情況的重要資料,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(chǎn),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、史料價值、文物價值及藝術價值等。同時民國文獻的思想文化價值不在善本古籍之下。
中央檔案館珍藏著毛澤東在湖南一師求學時(1917-1918)讀過的一本《倫理學原理》,這本書由商務印書館于民國二年(1913年)出版,距今已有198年歷史了。
紅色文獻持續(xù)升溫,文物價值凸顯
“紅色文獻”主要指1921年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至1949年新中國建立期間由中國共產(chǎn)黨機關或各根據(jù)地所出版發(fā)行的各種文獻資料。其中包括黨的領袖著作、黨組織各類文件及根據(jù)地出版的各種書籍和報刊雜志等,例如,已成為一級革命文物的1944年5月晉察冀日報社編印的五卷本《毛澤東選集》、1931年紅四軍前委組織部印發(fā)的《軍隊中的支部工作》(油印本)等。紅色文獻不僅作為文物保存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、紀念館中,其價值從近年來的民間收藏行情和拍賣市場也可見一斑。
民國文獻,雖只有短短三十八年的積累,卻迸發(fā)出耀眼的光芒。
我們相信,隨著文化的發(fā)展,隨著研究者眼界和水平的提高以及文獻保護工作者的不斷努力,民國時期文獻這一大“富礦”必將歷久彌珍,帶給我們更多的驚喜,引導我們更深的思索:將如何保護好這些珍貴文物檔案,并將這筆人類歷史的財富傳承下去。
參考文獻:張海川,中國國家圖書館,《民國時期的價值和保護》。